传统的以产品买卖为核心的农资流通模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很可能迎来一个全新的“后农资经销商”时代,不妨将其命名为“农业服务提供商”时代。农资市场容量逼近天花板,而农业服务的市场才刚刚爆发。
适度规模农业将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农业格局的主要趋势,随着土地流转、种植托管,以及现代化农场、种植公司的崛起,种植服务缺位的短板凸显。新的农业生产格局已经积聚起巨量的农业服务需求。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唐珂曾经表示,未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两万亿元。
农业服务市场崛起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因为种植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痛点。
一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效能低下,而且生产盲目,这是导致农产品经常大面积滞销和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
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这是近些年中国农产品屡屡受到国际市场冲击的根由。
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出现了劳动力断层,谁来种地已经上升为农业全局性问题。
四是落后的种植业管理带来土壤退化和污染,成为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打造品牌农业的主要障碍。
反观国内农业服务领域,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的涉农服务组织严重缺位。目前,按照提供农业服务的主体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但都与种植业的需求不完全匹配。
一是农资厂家提供的农业服务。目前农资厂商提供的农业服务大多仍以卖产品和品牌推广为主要目的,覆盖从种到收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比较差,商业化目的过于明确。
二是渠道商提供的农业服务。一般都是渠道经销商基于个人经验,提供农资产品销售之外的配套服务,大多以推广产品为目的。整体上,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服务团队不健全,农技知识不全面。
三是农技站提供的农业服务。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存在人员少、推广面大、管理制度不完整和资源不足等问题,甚至在许多地区农技推广组织已经难以为继。
四是农机手提供的农业服务。在许多大田地区,一些农机手(机播手、代种代收等)以个体为单位,为农户提供劳务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但是资质大多难以统一,效果不确定性大,受地理限制非常强。
五是新型农化服务组织提供的农业服务。这些组织以盈利为目的,利用新科技为手段,提供地区性或专业性的服务,如植保飞防公司、农资/农产品电商平台,以及一些以特定农作物全产业链提供服务的公司。这些企业目前规模都尚小,其商业模式尚未明确,受地理、气候及当地农机水平限制较大。
农资经销商如果要转型农业服务商,现在就是抢位的时间节点,以下模式应当是未来的方向。
一是专业化。打造专业化的作物增产解决方案、专业化的病疫防控解决方案、专业化的除草解决方案、专业化的种植全程服务方案等。
二是劳务化。适应规模化种植缺乏劳动力和种植技术的现状,以“产品+技术方案”为服务重点,向“劳务外包+种植托管”进行转变,包括作物增产外包、作物除草杀虫外包、作物播种收割外包等。
如果以上两点还只是转型农业服务提供商的初级阶段,那么更深层次的农业服务应该还包括:为农民提供农产品收储加工、种植信息、农产品认证、金融、物流等服务,细化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跟随农业科技的大趋势,为现代种植公司或规模种植业主提供物联网、远程监控、全程可追溯等科技化服务内容。
未来即将到来。我们正处在向“农业服务提供商”时代过渡的前夜,对于中国数以百万的农资销售从业者而言,我们应该依靠服务去超越传统的农资模式,在新的时代坐标中迅速抢位,转身成为全新的角色——农服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