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来说,农业是同生态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产业,而且它自身就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性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需求,它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粮食、果蔬、木材和油料,使得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顺利进行。不仅如此,所有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又都是天然氧吧,是能量转化系统,是生物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源头,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制造者和维护者。
由于农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性产业,自然界所有的风险就都与农业有关,农业因此具有自然风险。在农耕文明时期,因自然风险而形成的靠天吃饭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原始农业存在常态。即使进入到工业化的今天,化石农业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只不过由于工业化的深度嵌入,使得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除此之外,农业还具有市场风险。无论是国际上流通的大宗农产品,还是国内的小规模普通农产品,都受到国内外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对于我国农民而言,农产品滞销就发生在价格波动之中,农民因为农产品滞销而受损失则在所难免。
近来在一些媒体上,时常会看到有关农产品滞销的报道,从表层原因来看,这些农产品滞销是因为区域性供给过剩。这说明,农民在生产农产品之前对于销往哪里、销售多少、销售方式还没有完全掌控。
中国的很多原生代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的自发性、盲目性、低组织性还非常普遍,农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的掌握少之又少,导致农民种植的无计划性周而复始发生。大多数农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这样的:一看到去年丰收了,农产品价格高了,就高兴得立即决定明年大干一场,扩大种植面积。岂不知若某一地区多数农民都这样想,还是种植去年同一产品,势必导致本地区该农产品供大于求,而在销路未知、市场未知、价格未知的情况下,这就为农产品滞销埋下隐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无计划种植当中隐含了农产品质量问题。试想,高质量、绿色、有机农产品根本就不会供过于求,而是会呈现出另一番供销两旺的景象。
农民农业技能的增强,农民对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的掌握,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流通机制的顺畅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为农民和市场开辟前进的道路。正是由于农业是天然弱势性产业,因而仅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和仅有的经验知识是不能抗拒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才能实现先天弱势性产业的强势化改造,从而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适应,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根据这些指示精神,我们要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实现强农重农的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产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用这一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产业革命。农业产业革命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深化生化工业革命来彻底改变化石农业的现状,变有害、有毒、有残留的化肥农药为无毒、无害、无残留的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实现有机农业和生态绿色农业的普遍化,从而全面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安全程度。
遵循自然规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降低自风险。土壤是一切农产品生长全过程所需营养的源泉,因此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要从确保耕地休养生息和提升土壤肥力开始。这样一来,中国所有耕地连续多年耕种制度就要改为耕地轮休耕种制度,耕地轮休期间要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治理和灌溉设施建设,以此增强土壤肥力。要发展循环农业,通过自然界食物链来构建大农业产业链,实现养殖业、牧业、农业种植业的闭合式农业经济。
明确政府与市场分工降低市场风险。农业是先天弱质性产业,而要把它改造成强势性产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特别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来帮助和支持农民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区域性农产品储备制度,提供错时、反向农产品市场供给,以此平抑较高市场价格和降低市场风险。二是政府要利用大数据提前预测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供给价格,为农民种植什么、种植多少提供决策依据,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三是政府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革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让耕地流动起来,从而提高耕地规模经济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