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要闻动态
首页 > 要闻动态 > 正文

一个黄河滩区乡镇的绿色嬗变
2018-07-03   来源:农民日报

盛夏时节,在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村的万亩桃园内,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看着十分诱人。果农蒋红超忙着在桃园里采摘桃子,四下里郁郁葱葱,一派丰收的景象。“昔日的烂河滩,今日变为花果园,昔日的贫困户,种桃致了富,再干两三年,收入能翻番。”蒋红超说着乐开了花。

然而,地处黄河滩区的桥北乡,昔日却并非此情此景。滩多、坡多、泥多,过去的桥北曾是砖瓦窑聚集地,“鼎盛”时期全乡砖瓦窑、污染企业有几百家。这让桥北乡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也开始凸显。

桥北乡位于黄河北岸,与河南省会郑州市仅一河之隔。为保护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从2009年起,桥北乡即开展了砖瓦窑厂拆除复耕工作,到2014年,平原示范区提出要打造“郑州后花园,豫北小江南”发展思路,紧接着,桥北乡开始了密集的专项整治,重拳出击,先后关停了200多家企业。

企业关停意味着财政年收入的减少。如何带领荒滩上的百姓脱贫致富?“穷则思变,高效种植农业则成为了滩区百姓的选择,土壤改良,种植果蔬,开始走上了绿色生态小康路。”桥北乡党委书记王丁介绍,按照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桥北抓住“郑新融合”的发展机遇,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实施了农业产业带动脱贫工程,及时确立了观光生态农旅的主导产业。

紧临黄河的盐店庄村的万亩桃园是桥北绿色发展转变的典型。2008年以来,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关源群的带领下,结合村情及滩区优势,带头引种了“突围”“春蜜”“春雪”等优质桃品种和主干形树体栽培新模式。期间经过不断的引进改良品种,先后发展种植了中、晚熟优质桃品种,形成早、中、晚三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最初选择种植桃树,并没得到群众的认可,第一年把自家的20多亩地全种成了桃树,又说服部分干部、群众试种了80余亩,第二年桃子取得了好收成,亩产桃2000多斤,亩收入4000多元,每亩经济效益比种粮食高出几倍。”关源群高兴地说。有了关源群的示范,也调动了群众种桃的积极性,如今,全村2/3的土地都种上了桃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了桃园。

“今年我家的8亩桃园每亩预计能产5000斤,批发价每斤两块三,估计今年的收成能接近10万元。”看着自家挂满枝头的桃子,盐店庄村村民张扎根言语间流露出喜悦,“4年多前,脚下的这块地还是砖瓦窑废弃地,现在成了俺家的绿色‘银行’,这都多亏了关书记这个好带头人。”

如今,盐店庄村成为了桥北乡较早实现整村脱贫的村庄,盐店庄村的桃树种植面积已达近万亩,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等10多个省、市、区。2018年盐店庄村桃园挂果面积超过5000亩,产量3500万斤,预计收入将达到8000万元。

在桥北乡尤拐村北侧,上千亩草坪看着十分壮观,沿黄河大堤向不远处望去,几个中年妇女正在给草坪剔草。尤拐村党支部书记宋纯军介绍,村里特意引进了一家草坪种植生产及绿化苗木种植企业,一方面能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及剩余劳力到草坪基地进行种草、管理、剪草、铲草、除草等,另一方面还能美化村里的环境,吸引城里人来参观。

正是桥北乡的错位发展,全乡林果业面积已达1.6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00亩,打造了都市菜篮子、果篮子、后花园,形成了盐店庄桃产业基地、洪庄村的美景生态农业基地、马庄千亩韭菜基地、尤拐村草坪基地、刘庵村绿化苗木基地、葛韩庄大展农业休闲旅游基地等六大绿色产业,建成了万亩桃花园、千亩槐园、千亩苗木、千亩韭菜配送基地等。

桥北乡有条从黄河滩地流出的小河,名为幸福渠。如今,一渠清凌凌的水翻涌着浪花,映衬着蓝莹莹的天,穿过万亩桃园,每逢节假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接下来,桥北乡规划了“一带一环四轴五区”的农业生态发展布局,即规划建设黄河水系滨水观光带、生态旅游自行车环线、两横两纵四条主路,建设农艺体验区、百果采摘区、养生度假区、家庭养老区和生态湿地区,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如今,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下,农旅产业链条正在不断拉长,成为桥北乡新的支柱产业。新乡市政府党组成员、平原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鹿建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郑新融合”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黄河滩区的自然资源,一体规划、两岸协调,共建国家级黄河生态带,谋划实施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互联网+认养农业”等绿色产业,以桥北乡为例,在示范区内的沿黄乡镇打造两岸群众看、玩、食、娱、购一条龙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上一篇: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篇:河南济源:蔬菜制种惠及1.1万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