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 > 正文

优质小麦闯三关
2018-07-05   来源:经济日报

小麦是夏粮的主体,占夏粮的九成以上,也是我国两大口粮之一,全国有四成人以面食为主。当前,我国小麦发展面临种植收益下滑、国际竞争力下降的效益关,面临水土环境约束、投入品绿色化的资源关,也面临着优质品种受生产规模限制、组织模式难以适应产业链要求的加工关。业内认为,增加优质小麦供给是夏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关的关键。 
  效益关:优质麦产需存缺口 
  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北营村种植大户王永昌最近这段时间格外忙碌。“我种的是藁优麦,效益比一般的小麦要好。”在播种前,他就与当地农科所签下优质麦制种订单。成熟后,种子公司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0.12元。“别小看这0.12元钱,按照每亩地产量1000斤计算,500亩能多出6万元。” 
  王永昌所说的藁优麦是藁城区农科所自主研发的强筋优质麦,因面筋强度高,是食品加工企业的“香饽饽”。此前的采访中,不少农民说:“种麦子忙活大半年,一亩才挣一二百元钱,如果不是全程机械化的话,我们就不想种了。”对农民来说,种一季粮不如打一月工,好在小麦是主粮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如果优质麦的收购价能上来的话,农民也有积极性。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一直关注国内优质麦,他说,目前我国的普通小麦多用来制作面条,在品质上不成问题,但仍然缺少高品质的优质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发展相对比较慢,部分优质麦市场缺口较大,甚至还需要进口。 
  资源关:水土环境约束加大 
  不同于玉米生产的雨热同期,小麦受水资源约束明显,优质麦品种也不例外。据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何中虎介绍,小麦生育期主要在冬春雨水较少的季节,需浇水补墒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小麦一季需浇水4至5次,每亩耗水250至300立方米。江淮稻茬麦区水的问题不突出,但黄淮北部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除引黄灌溉以外,其他地区多靠抽取地下水浇麦,尤其是华北地区井越打越深,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因超采形成了地下漏斗区。 
  加工关:小麦生产要“抓两头” 
  “当前,我国缺乏能够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制作饼干的弱筋小麦。”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研究员魏益民介绍,小麦分为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不同种类的小麦适宜加工不同的面食。强筋小麦面筋强度大,面团稳定时间长,适合做面包;中筋小麦延展性好,适合制作面条和馒头;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短,适合做饼干、糕点等。他认为,小麦生产要“抓两头”,即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

上一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守“五条底线”
下一篇:“猪周期”对养殖户的影响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