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要闻动态
首页 > 要闻动态 > 正文

如何擦亮地标品牌“金字招牌”
2018-07-24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库尔勒香梨、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等品牌红透大江南北,这些名片搭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快车”后,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走向全国、迈出国门的“金字招牌”。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等主办的2018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既保护资源,也保护文化 
  “我国地理标志资源非常丰富,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积极发掘、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在论坛上说。黄璐琦一直从事中药资源研究,在黄璐琦看来,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在文化上,道地药材都与地理标志的内涵高度契合,表现出地理标志显著的保护特征和重要的价值特性。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钟介绍,现在平谷区种植大桃面积已达22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桃源。平谷大桃的品牌价值已经升至94.3亿元,8年间增长了5倍,这就是地理标志的力量。地理标志既是被标识产品的产地标志,又代表被标识产品的特殊质量和文化象征,代表着优越品质和良好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打破地理标志的信息孤岛 
  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累计保护地理标志产品2359个,累计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24个。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共核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4395件,其中国外171件。 
  “数以千计的地理标志产品,相关产值超过了数万亿元规模,普及上千万人。”海中地理标志运营平台总经理黄贤涛说,面对这样丰富的资源,如何培育地理标志产品,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对这些大数据,还要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做地理标志大数据的工作。 
  黄贤涛认为,应该打造一个从产品到产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互联互通平台,把中国地理标志的信息集成在一起。社会迫切需要地理标志大数据,打破信息孤岛,跨越数据鸿沟,提供专业服务,强化宣传推广,推动产销对接,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互联互通,促进地理标志数据和资源共享。 
  地标制度亟待完善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认为,目前在农业标准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基层标准化意识薄弱、推广标准难度大、体系不健全、职能不明确等。“如果能在推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过程中,将标准化的思维普及到农业生产、营销的各个层级,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秩序、助推和加速农业品牌化进程,意义深远。”黄竞仪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顺德看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规范的协调、统一、完善,应该提上议程。他建议,应该加强保护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记。这三种客观上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协调、调整的紧迫重任。 
  黄璐琦则建议,加快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专家作用,简化审核和办理程序,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地理标志宣传和展示,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互认互保,加速推进我国地理标志“走出去”。

上一篇:三伏天 别让果树“中暑”了
下一篇:今年上半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