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 > 正文

产业扶贫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2018-08-16   来源:河南日报

8月10日至12日,我省召开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议,各级脱贫责任单位组成的4个观摩组深入各地,在观摩中找差距、开眼界,在讨论中拓思路、提信心。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来抓,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带贫成效持续显现。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万个,覆盖贫困人口71.3万人,其中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脱贫的有18.42万户,占当年脱贫户数的59%。

传统产业换挡升级

在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的香菇产业基地里,长势喜人的香菇享受着冬暖夏凉的恒温待遇。据介绍,通过工业化技术,基地可实现“全年有菇,四季上市”,持续促进群众增收。2017年年初,卢氏县实施金融扶贫发展战略,在全县11个乡镇引导6000户贫困群众发展香菇生产,户均年增收2万元。

我省是农业大省,不少地区的脱贫产业也与传统种养业相关。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不仅小香菇变成了大产业,许多传统产业都“换挡升级”,大显身手。

在济源市王屋镇罗庄村,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上种了上千亩有机蔬菜,村民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兰考县推行“379”构树扶贫产业发展模式,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带动贫困户近500户;潢川县组建院士工作站,建成稻虾共作示范基地3500亩,带动6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500元。

新兴产业增添动能

为了激活“避暑经济”,今年8月栾川县继续举办高速免费活动,仅8月4日一天全县就接待游客13万多人。据初步测算,8月该县贫困群众的家庭宾馆户均增收可达3万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旅游扶贫给贫困群众带来了新的希望。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依托红旗渠和南太行发展乡村游,两年多时间建成“示范旅游区”;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凉水泉村引来河南中旅投建高端民宿,村民转化为“产业工人”,穷村庄旧貌换新颜。

除了旅游扶贫,我省的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新兴产业也为脱贫攻坚增添了新活力。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新开网店4.69万个,帮助贫困户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共建成并网光伏扶贫村级电站4500座,总规模70万千瓦,覆盖贫困户13万户。

三产融合加速推进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福森药业集团通过金银花、黄金梨、生态游等产业,为全县近一半贫困户解决了增收门路单一问题。“群众既能当农民,也能当工人,还能自己开农家乐当老板。”福森药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速推动三产融合,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奔小康夯实了基础。封丘县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势,投建“万亩花海”、东湖湿地、青龙湖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带动70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叶县大力支持春晓农业基地,使其发展成集现代高效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带贫成效显著,覆盖周边数镇贫困群众。

“我们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表示。


上一篇:严防非洲猪瘟 养猪人该这么办
下一篇:农作物种植为何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