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 > 正文

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2018-08-29   来源:河南日报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全过程的根本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三农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目前三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培育一部分职业农民或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他们能获取满意、体面的收入。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让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但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亟须解决。一是土地细碎化问题。在土地承包中,多数村、农户都存在一家一户有多块地的问题。单块土地面积小、碎片化。二是人地矛盾问题。长期不调地造成人口数与土地面积不匹配,人多地少或人少地多的情况普遍存在,成为农村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三是在土地流转方面,由于土地的碎片化,流入方又希望成方连片,往往个别农户不同意流转就成功不了,造成土地流转困难。四是由于土地效益低,个别地方有撂荒现象。五是征地困难。由于征地往往将一部分人的土地全部征完了,所以造成抵触情绪大,难以善后。

除了土地的细碎化等问题,谁来种地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经营土地的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种的农民,另一类是流转的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自种农民一般是留守老人和妇女,种地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差、产量低的情况。农业规模经营过小,农业仅仅成了兼业,且有后继乏人的隐忧。另一类新型经营主体则面临着工商资本农业化的强力竞争,大资本有雄厚资金作保障,虽然不擅长种地,但容易受政策资金青睐,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规模适度、又富有经验的种粮大户因资金等限制,经营状况一般。

目前,土地流转的价格基本上等于农民自种的收益,所以种粮大户的利润只能从低买高卖、降低作业成本等规模优势中一点点抠出来,利润有限。同时,转出方期望的收益是按照国家的保护价计算的,并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粮食价格稍有风吹草动,种粮大户就可能亏本甚至破产。2015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下降就是惨痛的例子。这种情况也绑架了我们的粮食保护价政策。

虽然国家始终强调不能忽视小农生产,要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装备来武装小农生产,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组织方式来改造小农生产。但现代农业要求规模化生产和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客观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从以上情况分析,三农问题的最本质问题是人地关系问题,现阶段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解决“三农”所有问题的关键。要以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突破,大力培育职业农民队伍,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对策:

通过租用和赎买的形式把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促使大多数农民退出农业领域,促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民的兼业化问题,让职业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土地条件。

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法律法规,实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对政府收储的土地按照适度规模租给职业农民,签订长期稳定的租用合同。并由政府引导,逐年同步降低粮食价格和土地租金,最终达到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促使职业农民成为自主投资、自我积累、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从而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把涉农资金集中起来,用于补贴收储和发包的租金差额,把对农民的土地保障变为货币保障或粮食保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同时解决资金保障问题。


上一篇:我市召开参加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项目预演现场会
下一篇:农牧局—行政许可(201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