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公认的“当家”主粮非水稻、玉米、小麦莫属。如何促进三大粮食作物增产增收?其中,良种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支持种业发展。今后,农户、种子生产合作社和种子企业投保农业保险的三大粮食作物制种,均可按照规定申请中央财政的保险费补贴。
制种产业最怕“天有不测风云”
据了解,对于种子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制种风险。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或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在抽穗、授粉等几个关键时期,一旦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或出现极端天气,种子生产就会遭受难以想象的打击。
“以前,制种保险作为纯粹的商业保险,没有财政补贴,制种企业和农户有意愿购买却无力承担高额保费,保险公司也因风险太大而不愿承保。”一位制种企业负责人坦言,近年来,尽管我国制种保险投保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参保率仍然较低,就目前而言,制种保险简单赔付率超过100%,经办机构长期亏损,可持续性较差,在防范种业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中央财政对制种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可以有效扩大制种保险覆盖面,并通过费率动态调整等缓解逆向选择风险,有利于构建市场化的种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有利于制种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保险补贴让制种更安心
“粮食制种投入高、风险大,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将自然灾害、病虫害以及其他风险等导致的产量损失纳入农业保险补贴目录,并有别于一般粮食生产来对待,无疑对保障主要粮食作物种子供给和种子生产企业、农户利益有重大意义。”河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杨利华研究员表示。
“但是,险企在保险产品设计上,如果笼统地将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损失也纳入农业保险补贴目录,会有一定问题。”杨利华介绍,种子质量不仅受生产过程中气候、病虫害等灾害影响,也受繁殖地土壤是否清洁(是否有大量异品种落粒种子)、繁殖材料纯度及特性、去杂保纯是否到位、加工储运条件和企业管理水平等左右,其中的人为因素、企业生产技术手段、管理水平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