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有名创业者承包了10亩地,2012年先试种了一点地参,取得了不错的效益,2013年一口气种了10亩,本来想着,规模大些能赚得更多,可收获后却发现销售上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当地多数餐饮场所不用地参来做菜,对地参的认知度也不高,小规模种植销售不算太难,销售饱和后,剩余的大量产品滞销,导致投入的10多万元打了水漂,出现了规模致失败的窘地。
农业的周期长,前期投入高,风险大,几个方面没做好就会导致“跷跷板”怪圈的出现。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创业者都因陷入这样的怪圈铩羽而归。
个中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市场认知不足。有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创业者选择种植的项目往往是一种跟风行为,即使那些不跟风的人想走差异化路子,搞新品种植,结果又因对市场认知不足导致失败。第二是不懂技术。虽然有人说不懂技术可以请人干,但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尤其是小规模农业从业者,自己必须是个多面手,因不懂技术而失败的比比皆是。第三是资金制约。对市场不了解、不懂技术都可以去学习,但如果在融资贷款方面没有保障,很容易陷入困境。
和众多创业一样,在农业领域创业,面临的难度也不小,一个又一个的案例证明,“跷跷板”怪圈是经常发生的事儿,那么如何规避这种风险呢?还是得从创业的本质来考虑,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技术、资金还是市场?个人认为,应该是正确的思维,思维决定出路。
第一,要改变经营的方式。种植业传统经营方往往是种什么卖什么,如果产品没有特色,品牌没有影响力,在市场上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跳过产品本身,卖延伸或者服务,未尝不是一条新路子。第二,多产结合,拥抱一个全新的经营思维。实现多产思维有两个途径:途径一,产品跨界结合思维,比如套种,实现双收益;途径二,产业跨界结合思维,比如种植和加工业结合、种植业和休闲农业结合思维,实现产业互补。第三,借用新工具,互联网时代,传统农业需要新工具来赋能,众筹模式、共享模式,新媒体营销、短视频传播、网络直播等互联网工具都可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和营销上。
总结一下,破解农业“跷跷板”怪圈,需要明确的思路是:要用新思维做农业,即使不能立即成功,也能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