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 > 正文

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之产业发展篇
2019-03-04   来源:河南日报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发出强烈信号,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强产业,才能稳增收。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以“四优四化”为核心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稳粮调优不放松

春节过后,接连的几场雪,滋润了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的麦田,2800亩优质强筋小麦正蓄积能量,准备返青拔节。“今年苗情墒情都不错,接下来要抓好田间管理,争取让优质小麦增产又增收。”2月25日,农场负责人黄磊组织员工讨论开展病虫害防治。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在扛牢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同时,以“四优四化”为核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不断跨上新台阶。2018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29.78亿斤,比上年增产1.9%,再创历史新高。中原粮仓越来越稳固,种粮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要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稳粮调优中做强产业助农增收。”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表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左右。同时要大力发展“四优四化”,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实现产量和产能、增产和增收、生产和生态相统一。

根据省委一号文件,今年我省将大力实施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发展行动,力争优质小麦面积达到1350万亩、优质花生面积稳定在2200万亩、优质林果达到1450万亩左右,新增优质肉牛20万头、奶牛5万头、肉羊70万只、生鲜乳20万吨。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做强农产品加工

大年初三,卢氏县东明镇的菌棒生产基地就开工运转,伴随机器的轰鸣声,堆料、装袋、灭菌、点菌、入库……100多名来自周边农村的工人忙碌起来。“腊月二十九放假,大年初三上班,订单太多,供不应求。”基地负责人叶传林说。

卢氏有种香菇的传统,但多是散户种植,形不成规模。两年前叶传林到卢氏投资建设香菇带贫基地,通过与农户合作,借助先进技术和规模化运营,生产出高品质香菇,可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河南是农产品加工业大省,截至去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250家,营业收入居全国第二位,为河南实现由“大粮仓”向“大厨房”“大餐桌”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和联合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长期从事“三农”研究的朱攀峰博士说,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特征会更加显现。

朱攀峰认为,做足农产品加工这篇文章,支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做强农产品加工,既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又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围绕融合促增收

眼下,随着气温不断回升,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商丘市民或乘坐公交,或开着私家车顺着105国道,拥入梁园区双八镇的草莓园中采摘草莓,享受现代农业带来的乐趣。

紧跟市场需求,双八镇围绕草莓推进产业融合,在扩大草莓种植规模的同时,研发草莓保健品,培育富硒草莓,并建设草莓文化主题公园,让农民尝到“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化”的甜头。

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品牌强农,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品牌。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河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程传兴表示,实现产业兴旺,要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这是农业增效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


上一篇:优质小麦绿又壮
下一篇:如期保质完成“大棚房”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