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奶业以浴火重生之势,在追求质量安全的道路上不断创出佳绩—— 连续10年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100%;2018年全国生鲜乳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9.9%。 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提供了这组数据。 肖放介绍说,奶业相关标准、检测技术日趋完善,制修订奶及奶制品相关标准近千项,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一步健全。同时,针对风险隐患持续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严防、严管、严控重大质量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安全是奶业发展的底线。一系列在生产和监管上的严格措施,打造出国产奶业的新天地。去年全国牛奶产量达3075万吨,同比增长1.2%;奶业转型升级加快,规模化养殖比例达62.1%。伊利、蒙牛进入世界乳业前10强,多个企业的多款产品在世界上获得金奖。 但保障质量安全并非终极目标。从“合格”到“优质”,今天的中国奶业在振兴之路上又有新成绩。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联合多家全国奶业科技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同成立的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了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建立了生鲜奶用途分级、低碳加工工艺和优质奶产品评价3项核心技术和6项技术规范,已在全国42家乳品企业中推广示范应用。 “根据我们的研究,国产液态奶品质优于进口液态奶。进口液态奶因为运输距离远、热加工强度高、保存时间长等局限性,导致品质下降。”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说,“优质乳工程有效提升了国产乳制品的品质。示范企业生产的优质巴氏奶,新鲜程度高、避免了过度加热影响,乳铁蛋白等活性营养成分含量高于进口同类产品。” 此外,近年来我国奶牛品种、苜蓿饲料,精细化饲养技术都取得重要进展,并与多国建立了奶业科技合作协议和对话机制,交流和共享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 国产奶业提升品质的努力逐步获得市场认可:2018年进口液态奶数量十年来首次下降,国产液态奶产量和消费量则明显增加。 “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已具备创民族品牌、建世界一流奶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表示,经过不断地调整和转型,中国奶业目前趋稳向好,未来潜力大、空间阔,仍是朝阳产业。 科技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奶业科技发力重点何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介绍,将启动牛奶优质化重大科研计划,攻关目标是提升奶牛日粮转化率、提升牛奶乳脂肪乳蛋白的含量等核心技术。同时,全面发展产学研一体的奶业科技创新研究,为改善牛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为奶业振兴和优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