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发黄的糖浆,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这可不是一般的糖浆,而是食品级低聚木糖,能润肠护肝、降低胆固醇。”6月24日,在位于漯河市的河南源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李源隆自豪地说。
让人意外的是,这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竟然来自玉米秸秆、玉米芯、棉籽壳、花生壳等。“8吨玉米芯生产1吨低聚木糖,1吨低聚木糖售价高达十多万元。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能消耗1万吨左右的玉米秸秆。”李源隆说,他们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的功能性低聚木糖等产品,不仅被蒙牛、双汇、君乐宝等众多国内企业使用,还打入了美国市场。
通过精深加工,发展功能性、保健性和医用食品,是“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市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举措。据介绍,除源隆生物等本地企业外,漯河市还新签约了上海京元、福建蔡记等一批功能性、保健性食品项目。
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变成了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领域的高附加值的低聚木糖,那玉米本身去哪里了?
在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漯河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一罐罐饮料正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一墙之隔的,是美国嘉吉(漯河)食品有限公司。一根管道穿墙而过,嘉吉的糖浆直送可口可乐车间。而嘉吉糖浆的主要原料,正是来自漯河和周边地区的玉米。
“美国嘉吉(漯河)食品有限公司拥有我国最大的单线果糖生产线,年产果葡糖浆30万吨,年需淀粉35万吨,转换玉米50万吨以上。”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说,这种“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的特征在漯河十分突出,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产品完整供应体系。
据悉,今年,漯河市又引进了美国嘉吉20万吨预混料项目,将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果糖后形成的副产品,加工成饲料母料,完善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
“玉米之旅”有力带动了玉米种植、收购、储存到物流配送、初级加工、食品生产的玉米产业链。在临颍县,天嘉生化和天冠生化两家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50多万吨,带动了该县及周边县区的玉米良种培育和规模种植。“我们这里任何一家食品企业,基本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其发展所需的要素供给。”临颍县委书记陈红阳说。
一根玉米,通过加工变成果糖,用于饮料生产;而玉米秸秆、玉米芯等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变成功能性食品……在漯河,这种“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集聚集群发展、精深加工增值,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故事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