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 > 正文

唤醒“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
2019-07-16   来源:河南日报

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利用集体土地入股,建成了森林公园滑雪场、水上乐园等股份合作项目,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2.7万元,是2015年改革之初的3.3倍;临颍县石桥乡驼铺村,村内300多亩闲置土地收归集体后对外租赁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2015年以来,我省分三批在济源市、获嘉县、新县等18个市、县实施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18年起,又在全省范围启动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越来越多的集体资产从沉睡中醒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变多,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释放新动能。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关键一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重要一环。

长期以来,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着一个突出矛盾:一方面,六成村庄都是“无钱办事”的空壳村,有收入的村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占一半多;另一方面,大量农村集体资产由于产权归属不清、集体组织缺位、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因素,处于“沉睡”状态。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良药”。据介绍,此项改革包括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及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等重要环节。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场硬仗。村集体有多少房屋、企业、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有多少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绝大多数村都没有“明白账”。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全省99.25%的行政村完成清产核资,共清查核实资产269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62亿元。通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明晰了集体产权,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打下基础。

盘活资产做大“蛋糕”

如果把集体资产比喻成“蛋糕”,改革不仅是要切好“蛋糕”,还要把“蛋糕”做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持续受益,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前,我省前两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已结束,第三批今年10月底完成。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18个试点市、县积极探索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把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使资源化作“资产”、资金变成“股金”、村民成为“股东”,建立了集体收益分配机制。

深化改革的同时,试点地区通过财政资金扶持、社会资本参与等办法,激活闲置的集体资产,探索了资源开发型、物业租赁型、资产盘活型、乡村旅游型等多种新型集体经济模式,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据统计,我省第一批、第二批7个国家级试点,量化资产96.5亿元,确认成员443万人,累计分红1.2亿元。

改革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加快了城乡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提升了农民“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整省试点改革驶入“快车道”

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透露,近期,我省获批全国12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之一,意味着这项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改革将从试点县、市扩及全省。这对于我省这样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来说,意义重大,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试点方案明确了改革时间表:2019年12月底前60%以上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组织;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除清产核资的收尾工作外,我省将致力于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五项任务的落实。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省将运用中央、省财政资金,分4年扶持5000个左右的行政村,到2022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逐步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上一篇: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