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 > 正文

从地理学角度认知乡村(三)——认知乡村的几个基础理论
2020-05-25   来源:中国农网

一、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生产、生活于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并构成一种关联互生的系统。自古以来人类就存在着生产和生活这两种生存方式,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联系,形成了人与地的互动关系[[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地关系先后经历了四个明显的时期:原始采集、狩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及信息时代,各时期人地关系也表现不同的特征。

乡村人地关系是中国农村“乡土性”的基础。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背景、发展政策、土地制度、生产组织关系等,直接影响乡村人地关系的变化,最终与乡村发展变迁的时间主线耦合,形成了动态的乡村人地关系变迁历程。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法规及政策的巨大改变,一直稳定的中国乡村人地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人口和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新型乡村人地关系雏形正在形成。

二、 乡村聚落理论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是人地互动的产物,“人”与“地”就是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从中获取各种资源,不断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继而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的演变也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和地域差异[[2]]。

乡村聚落地理是研究乡村居民点的形成、发展、分布和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3]]。乡村聚落结构是指乡村聚落的规模、职能及空间分布结构,与乡村社会空间、经济空间联系紧密。乡村居民点的形成有先有后,大小各不相同。乡村聚落空间演化一般会经历未中心化阶段、无乡村集市的中心化阶段和乡村市集中心化阶段。各居民点之间,通过居民各种经济的和社会的交往活动而相联结和互相影响。每个居民点对其周围居民点的影响强度,随着居民点规模的大小、职能的变化和距离远近而不同。一般是距离越近,联系越密切,影响越大,距离渐远,这种联系和影响逐渐减小。

三、 产业经济理论

产业经济学发展源于社会分工。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将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奴隶社会初期,第三次大分工将商业逐渐从农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这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18世纪60年代之后,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主要工业部门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进一步巩固了工业主导地位,并形成一些新兴产业部门,产业分工细化加深。到了近代,社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催生了多层次的产业范畴和经济系统[[4]]。产业经济学成为研究揭示产业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作用、产业之间相关联系等方面特有规律,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演化、产业政策等方面。

三次产业分类法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对于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会不断的根据一、二、三产业次序逐渐提升。乡村地域主要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农、林、牧、副、渔,也包括一些商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业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乡村地区的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产业之间的融合交叉能力正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从单一的种植业或畜牧业结构,逐步进化调整为大农业结构,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业等产业的规模不断变化,乡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四、 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现象和过程的总称,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变迁和发展呈现出由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无阶级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形态也呈现出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经济的发展规律[[5]]。从社会变迁角度研究农村基层社会结构、人口迁移动因与模式、农村土地问题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一)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研究

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研究是从社会学角度建立起聚落的层次体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地域的农村基层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来适应不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发展。乡村聚落的基层社会结构是以“血亲家族”为单位,以“家国同构”为网络组织起来的。这种具有血缘性、地域性、传统性的社会结构建立在保守、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是形成聚落和聚居形态变迁的社会基础,并与乡村地域空间层次中的基本单位具有某种对应性的关系。

(二)人口迁移研究

乡村地域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人口要相对稳定地集中在某一地域内,而乡村地理空间的分布与拓展,必然伴随着农业人口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历史社会发展中,战争、灾害等人类活动是导致社会动乱的破坏性因素,现代社会发展中,经济动因、文化动因引发的人口迁移行为则更为明显。

(三)农村土地问题研究

乡村社会实质上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一种乡村社会资源。土地制度是乡村社会的主要支柱,它不仅为构筑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左右着聚落形态和社会关系变迁的进程。

五、 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理论着重探讨的是自然生态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动态平衡。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是互相作用的控制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不同。二者是一个互相联系、有机整体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其中的某些因素产生变化,超越了这一有机的整体,也就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被打破,人类的生存产生危机。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探讨人地关系研究的指导观念。

乡村文化生态是一种以自然因素为基底,又叠加了人类活动作用烙印的文化生态关系,外在表现为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复杂,景观类型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乡村文化景观深受自然景观的制约和影响,如农业生产方式、作物种类、农村民居的形式、结构、聚落的布局、庭院以及绿化树等。划分乡村文化景观的参考指标主要包括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方式、民居形式与结构等。乡村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外来文化介入在原有人文现象上叠加新的特征,从而发生变化,因此这种乡村文化景观具有复合性和连续层次性特征。

一定状态下,乡村文化生态与景观能够保持一定的平衡和稳定,但是由于乡村地域系统属于开放性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流动自由度较高,因此在持续的交流和变化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促使乡村文化生态与景观产生不断地演化。这些引发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洪水、地震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或居民心理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并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逐渐起到主导作用。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历史发展基础有别,造成乡村文化生态演化具有时间和空间差异性,并形成了多样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

(本文摘自《中国乡村地理》一书,该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主编,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围绕乡村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尝试构建多学科视角的现代乡村认知框架,全书共11章,体系庞大、知识交叉和学科涵盖广,指出乡村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科学范畴,而是一个关于乡村空间的人文、地理、经济、社会、制度等的集合的知识体系)。

[[1]]张秀清,周巧姝.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院报,2009,(4): 64-67.

[[2]]张秀清,周巧姝.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院报,2009,(4): 64-67.

[[3]]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2015,(3):7-12.

[[4]]臧旭恒,杨蕙馨,徐向艺.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一块高产田“藏”了多少技术?
下一篇:李克强总理记者会将于5月28日16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