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趋势预测
近日,市植保站组织蝗区县有关专家进行研判,根据去年秋残蝗基数、越冬蝗卵密度和存活情况及中长期天气预报,结合大区预报和往年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夏蝗将中度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点片。预计全市夏蝗发生面积25.7万亩,达标面积12.85万亩。预计蝗蝻出土始期在4月28日左右,三龄盛期在5月底6月初。
二、预测依据
(一)秋残蝗面积略减,密度略高
2020年秋残蝗面积24.3万亩,与2019年持平,较近五年均值少0.78万亩。秋残蝗平均密度为206.1头/公顷,较2019年多4.65头,较近五年均值多2.33头。最高密度845头/公顷,较2019年少5头。
(二)越冬蝗卵分布不均,平均密度略低
据植保技术人员3月15日—18日挖卵调查,共取样点2910个,占5.74%,较去年低0.26个百分点,较近五年均值低0.37个百分点。
调查共有卵9838粒,平均密度为3.38粒/㎡,较去年少0.64粒,较近五年均值少0.69粒。最高密度76粒/㎡,较去年少15粒。高卵点分布在封丘县李庄、曹岗;原阳县蒋庄乡、官厂乡;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和韩董庄乡贾庄村。
从三个县(区)对不同生态环境蝗卵密度分布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蝗卵分布广泛,密度不均,荒地、路边田埂蝗卵密度相对较高,容易形成局部高密点片。
(三)越冬蝗卵存活率较高
越冬蝗卵存活率为93.56%,与去年的93.59%和近五年均值93.69%基本持平。
(四)蝗区环境的影响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的河床相对稳定,加之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完善,滩区农民耕种积极性提高,耕作面积进一步扩大,对抑制蝗虫种群密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有部分河滩属撂荒地,耕作粗放,杂草丛生,为蝗虫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五)气象因素
据市气象部门预测,我市春季总趋势:降水量80~120㎜,西北部偏少0~2成,东南部偏多0~2成;平均气温14.5~16.0℃,偏高0~1℃。气象条件对蝗卵发育、蝗蝻出土及其生长发育无明显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