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工人在夏邑县太平镇龙港湾田园综合体育苗工厂内管理花卉。夏天 摄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地既要认清发展优势是什么,又要看到自身短板在哪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得好不好?在全省处于什么层级?这些笼统的“概念”,如今有了具体的指标和硬杠杠。
12月23日,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发布了《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对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剖析。
发展现状:区域不均但各有优势
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广泛,究竟哪些指标能够科学反映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我们立足河南省情,从‘三农’角度出发,确定了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农民生活、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9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岗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振表示,在这9个一级指标下,又细分为41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了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报告》结果,我省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各有优势和不足,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鹤壁、许昌、焦作、濮阳、郑州、漯河等地处于第一梯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9大主要指标相对均衡,并且各具特色;新乡、开封、济源、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地处于第二梯队,既有优势又有短板;而位于第三梯队的地区9大指标均有不足,短板相对明显。
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在这两项指标上,鹤壁、商丘、驻马店、许昌、焦作等地在全省位列前茅;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在该项指标上,济源示范区在全省一枝独秀;交通、水电、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郑州、新乡两地发展水平较好;郑州、许昌、济源示范区三地农民生活水平较高。
提升建议:强化优势补齐短板
《报告》显示,目前,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基本实现阶段的攻坚期。
如何理解这个攻坚期?“具体而言,就是农业发展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期,农村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型期,农民群体从身份化到职业化的转化期,城乡结构从二元分离到一体融合的转轨期。”体系首席专家、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张道明解释。
就现阶段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破题,《报告》也给出了建议——遵循缺啥补啥的原则,强化自身优势,重视补齐短板,既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又注重各区域内部协调发展,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在具体实现方式上,《报告》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规划、产业、政策、队伍、组织上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加大资金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打造乡村人才队伍,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记者 赵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