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一位好友的亲身经历: 小齐是北京某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前不久,她在工作时接到了老家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说小齐的父亲出了车祸,小腿骨折,需要交三万元的住院费,而自己手里没有那么多钱,让小齐给转一下。母亲还说,由于情况太紧急忘带银行卡了,让小齐把钱转到陪同母亲一起来医院的邻居的卡上就行了,并把邻居的银行卡号给发了过来。
你是不是以为这就是一起老套的电信诈骗,“傻瓜”才会上当的那种?请接着往下看: 小齐听完特别着急,况且是自己妈妈打来的根本没多想,她在收到卡号要转钱时还特别留心地去查看了银行的归属地,发现卡号不是自己老家的,感觉不对劲就回拨了母亲的电话,母亲说邻居刚从外地回来,确实是外地的银行卡,放心转就行了。 小齐听母亲这样说心里就踏实了,不过毕竟涉及到转账需要格外谨慎,于是小齐又给父亲打了电话,想再确认一下,但是电话提示不在服务区,小齐以为父亲正在做检查没有信号,于是没再多想就把三万块钱转了过去。 小齐前后经过几次确认,母亲的号码和声音,自己绝不会弄错,然而她还是上当了: 当晚,小齐再次给母亲打电话询问父亲状况时,母亲却骂道:“你瞎说什么!你爸好着呢,没出车祸更没住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齐百思不得其解,连忙报了警。 经调查,这个诈骗团伙采用了某种高科技手段,可以智能克隆声音、及手机号码、甚至借助AI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不法活动,诈骗团伙准备向目标实施诈骗的时候,会屏蔽家人的电话并呼叫转移到自己的号码上,来电显示也是他们通过软件做出的虚拟号码。 而接到电话的人往往因担心亲人的安危,关心则乱。就这样,在亲情和科技的双重“加持”下,诈骗分子屡屡得逞。 可是小齐想不通,骗子是怎么“克隆”母亲的声音,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号码的。 其实这所有问题的源头就在母亲的手机里,小齐母亲的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 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接过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甚至有时我们刚跟朋友聊到某件物品,没过多久就收到了某app的精准推送......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个人信息都遭到了不同程度泄露。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体系化的法律依据,为我们构建起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网。 然而个人信息不能仅仅靠法律来保护,我们自己才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第一关口。 可是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刷脸、授权、支付、绑定等等操作,怎样做才能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被他人利用呢? 不向app授权非必要的个人信息 相信我们都曾遇到过不同意授权就拒绝服务的“流氓”软件,但是其这样的做法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我们有权拒绝,同时我们还可随时撤回曾经同意app处理我们个人信息的授权。 拒绝一切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除了上述手机APP的请求授权行为以外,我们还要谨慎对待现实生活中以各种理由、方式获取我们个人信息的行为,如街头促销活动要求扫码点击链接、打着调查问卷的旗号搜集个人信息等。 远离非法网站 正规的网站都是登记注册监管的,通过合法的推广以及运营来获取盈利,而一些非法网站为了逃避法律的监管将网址注册到海外,而当你进入这些网站时,你的各种隐私信息就很可能被他人获取,你或将成为骗子的下一个目标。 个人信息不出售、不外借 坚决不能出借或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或使用自己身份信息所办理的手机卡及其他账号,如果自己出售、外借的手机卡或银行账号被他人用于犯罪行为,本人也需承担法律责任。 今天的案例中,小齐的母亲很有可能在无意中开了个人信息口子,才让犯罪分子成功钻了空子。 那么我们在发现自己被泄露的个人信息后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 立刻终止使用并注销泄露信息的账号,并更改重要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 登录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网站进行举报。 · 因个人信息泄露而成为诈骗目标的,则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避免损失,同时保留证据,并交给警察破案。 · 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强防范,避免上当。 保护好个人信息是防住“贼手”、杜绝电信诈骗的源头,愿天下无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