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中,警灯闪烁照亮人们回家的道路;田间地头,调解员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村规民约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
人民至上,平安为基。2021年10月26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令人振奋鼓舞。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各项举措,平安河南建设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质量迈进。盛夏的郑州持续高温,不少人选择“昼伏夜出”,与好友相约到夜市小吃摊放松一下。深夜里,街头闪烁的警灯、民警巡逻的身影,是人民群众最为信赖的“平安色”。
进入夏季,一场声势浩大的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展开。一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得到迅速侦破,一批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一批涉黄涉赌案件被及时查处,一批网上在逃人员被及时抓获……“有你们在,我们就心安。”一名网友发文点赞“百日行动”,引发广大网友的共鸣与热议。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身边的平安“小事”,件件都是“大事”。全省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向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让平安可感可触。省平安办先后牵头组织开展“六防六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等一批专项行动,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专项整治、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守护最美“夕阳红”。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迅速形成严打高压态势,有效惩治和震慑相关违法犯罪,累计为老年被骗群众挽回损失5.2亿元,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专项行动的打击成效。
密织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以“我管”促“都管”,我省各级各部门扎实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最大限度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落地见效,合力构筑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圈”。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到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盗抢骗、食药环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从开展货车非法改装、超限超载治理,到持续严厉整治醉驾酒驾……平安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前不久,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老鸦章村村民王某和同村的郭某顶着烈日在地头争吵,两人汗如雨下,却都寸步不让。两家的自留地相邻,因历史问题对边界产生了分歧。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很快与民调员、村“五老”组成调解团,根据村里的记录,在双方的见证下现场划分界限,并拍摄取证。长久以来争执不下的问题,一次性得到了圆满解决,双方均表示满意。这是我省以“三零”平安单位创建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带着真情、依法依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网格员、调解员、驻村(社区)民警、社区工作者等下沉网格、村组、楼栋,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起底”,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2022年3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省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基层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77家成员单位职能作用,一对一指导帮扶77个县(市、区)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洛阳市开展“三清两建”专项行动,组成“四官”服务队分包村(社区),走村入户化解矛盾纠纷;漯河市推动“民情夜市”常态化,依托这一载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让群众遇事“有地说、有人管、有回应”。驻马店市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索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心理服务云平台、心理服务热线、心理服务体验中心等,开展各类心理服务活动2万余次,及时疏导群众不良情绪,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关怀,全市矛盾纠纷总量连续两年下降超30%;三门峡市在全市137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法治副书记、一村一警、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五员”队伍,依托综治中心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济源示范区实施“党群连心工程”,4.6万余名党员与22.4万户群众、3.4万商户企业结对认亲,解决群众难题1万余个,化解各类矛盾1165起;郑州、开封、鹤壁、新乡、焦作开发应用“三零”单位创建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矛盾纠纷网上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工作闭环……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今天咱们说说老年公寓改造提升的事儿,还有入住规定怎么完善的问题……”4月13日,辉县市南李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每月的干群联席例会有了新议题。在全国道德模范、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的带领下,南李庄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大到投资上项目、小到聘用保洁人员,都由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共同讨论、表决,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参与”的和谐局面。
全省各地各部门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三零”单位创建与“五星”支部创建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各地探索推行“党建+全科网格”“党群连心工程”“三清两建”等具体行动,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加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激活社会治理“微细胞”,引导城乡基层组织制定完善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各类规则,不断探索建立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创建模式。舞钢市把“五治融合积分定优”作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形式,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实现了由“单一行政管理”向“多元协商共治”转变;安阳市大力实施“红袖标”工程,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安巡逻等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濮阳市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1万名,建立平安志愿者服务站500余个,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22.5万余人;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马扎议事”“积分定优”“人民监督团”,一项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实践,成为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鹰城大妈”“老兵义务巡逻队”“高姐说事”等一大批群防群治品牌,成长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当前,一张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平安网”在中原大地不断延展,为更高水平推进平安河南建设,书写河南长治久安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