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包括两个方面的安全:
2.设备安全。安全生产工作: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3.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4.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5.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织或有关部门汇报;6.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7.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8.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9.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人安全生产负责。2.四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5.三级安全教育:即新入场人员必须分别经过项目部级、作业队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作业。6.三同时:即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7.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护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8.在生产中必须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扣,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二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把杆下方不准站人。安全色是用来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迅速发现和分辨安全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预防发生事故。我国安全色标准规定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同时规定安全色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颜色范围内,不能褪色、变色或被污染,以免同别的颜色混淆,产生误认。☞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兴奋性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也就是说红色的注目性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来表示危险、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以及禁止触动的部位通常都用红色,有时也表示防火。☞蓝色: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都不太好,但与白色配合使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太阳光下比较明显。所以被选为含指令标志的颜色,即必须遵守。☞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被选为警告色,含义是警告和注意。如厂内危险机器和警戒线,行车道中线、安全帽等。☞绿色: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太高,但绿色是新鲜、年轻、青春的象征,具有和平、永远、生长、安全等心理效用,所以绿色提示安全信息,含义是提示,表示安全状态或可以通行。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表示都用绿色。☞根据土质条件及时调整开挖边坡坡比,将边坡的坡比放缓到稳定状态及时修坡☞所有用电器具必须经过漏电保护器,而且漏电保护器必须灵敏可靠☞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按时进行机械保养维护、工前检查应到位☞各种防护设施齐全可靠,尤其是发电机传动部分的外防护罩、切割机的手柄开关等☞操作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严禁戴手套、严禁穿过于肥大的服装☞各种起重设备在安装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各种证件齐全☞起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专门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起重机操作工、起重指挥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后持证上岗☞钢丝绳、吊带应每班检查,起重机开动前应确认安全后再开车☞脚手架上的杂物应及时清理,所有工器具必须袋装吊运,严禁抛扔,除非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分为一级高处作业:2-5M;二级, 5-15M ;三级, 15-30M;四级, 30M以上。☞1.首先应做好安全防护设施,比如设置好安全围栏、铺满跳板、挂好安全网等☞2.在上述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应系挂安全带,安全带的正确系法应是高挂低用☞3.身体应满足要求,患有高血压、低血糖、癫痫等不适应症的人员严禁上高架作业☞严禁明火作业,必须要明火作业时,必须经施工管理部和安全生产部批准,派专人监护,作业完毕立即灭火☞不得在一个垂直面上同时进行电焊气焊作业,氧气瓶、乙炔瓶按规定存储,不得暴晒,两瓶间距保证5M以上,与明火保持10M以上的距离☞焊割作业时下部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派专人监护☞如发生火灾,应立即扑救,同时向安全生产部、施工管理部报警(1)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穿软底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能穿皮鞋或塑料硬底鞋作业。(2)登高时禁止使用没有防滑或梯挡缺损的梯子。梯顶端应放置牢固或有专人扶梯。(3)登高时用的脚手架要符合规定。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断裂伤痕,搁置必需平衡牢靠,两梯要用绳索扎牢。(4)注意脚手架是否坚固、结实、平衡。各层都要放底板篱笆,上下脚架要有良好的扶手,确保安全。(5)高处作业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的施工,必须在4—6米处设一层固定的安全网,每隔12米(四层楼)再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并同时设一道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6)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或行走前,必须在上面搭设跳板或下方满搭安全网。(7)冬季在寒冷地区从事高处作业时,要防止踏冰滑倒,不准在走道、脚手架上倒水。(8)在高处作业遇有雷击或阴云密布将有大雷雨时,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必须立即离开。1.遇到意外伤害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维持好现场的秩序。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5.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伤病员人数、伤病情况、伤病处理等。6.根据伤情对病员分类抢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触电急救最重要的是动作要迅速。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快速正确地急救。争取时间,就是争取了生命。触电急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施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紧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内吹气,时间约为2秒钟,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时间约3秒钟,每分钟约12次。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伤者心窝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挤压后迅速松开,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以每分钟60次速度进行。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如现场仅一人抢救,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抢救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终止,运送途中也不能终止抢救。中暑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口渴、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突然晕倒。中暑又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让中暑病人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解开衣服,呈平卧姿势,同时让患者多喝含盐饮料。对于先兆中暑者,可不进行特殊治疗,让他自然恢复正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1.立即挖出伤员,注意不要再度受伤,动作要轻,准、快,不要强行拉。如全部被埋应尽快将伤者的头部优先暴露出来,清理口鼻泥土砂石、血块,松解衣带,以利呼吸。3.伤口出血时应用布条止血和净水冲洗伤口,用干净毛巾包扎好以防感染。7.搬运伤员要平稳,避免颠簸和扭曲。有条件时及早输血、输液。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新到一个地方应先熟悉环境,知道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所在。着火后不要惊慌,报警与救火、自救应同时进行,如果是初始火灾,分清着火点源后用身边的灭火器具或湿被单覆盖即可灭火;如果火势太大或着火点不在自己屋内,如果门很热,说明室外已是火海,切不可贸然开门,更不要着急跳楼,如果情况紧急,可把被单、衣服等撕成条绑紧后从窗外溜下,或将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洗手间是求生的最佳地方。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地面有火应穿上鞋。如果身上着火了,千万不要奔跑,要赶快把衣服脱下,或躺在地上打滚把火苗熄灭。如身边有绳索、木板或其他不易下沉的物件,可抛给溺水者,再拖其上岸;游泳技术较好的,可迅速绕其背后,抓住头发或夹其腋窝,以仰泳方式将溺水者救出水面。救到地面后,立刻将其平卧,解开衣带,清除口鼻等处泥沙杂草,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控水也很重要。抢救者单腿半跪,将溺水者头朝下、肚皮贴在自己膝上,使肺、胃内积水排出;或将溺水者扛在肩上,腹部置救治者肩峰上,边快步走动边控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人工呼吸作用。控水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当控水作用不明显时,应抓紧时间采取其他急救措施。例如,一方面做人工呼吸,一方面做胸外心脏按压,两者协调进行(即平均吹一口气,按压心脏4~5次),最好由两人协调配合进行。若溺水者牙关紧咬,也可将人工呼吸方式由口——口改为口——鼻,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应持久地坚持下去。因为相当多的溺水者此时处于“假死”状态,被救希望仍很大。上述抢救应就地进行以免因送医院而延误时间,同时,应尽快和医生取得联系。医生在抢救过程中会酌情使用强心药和呼吸兴奋剂,对尽快纠正呼吸循环衰竭常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