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和微灌节水暨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在新乡市开班。会议聚焦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展示河南及新乡市在节水增粮、科技兴农领域的创新成果,并部署全国农技中心未来工作重点,推动粮食产能持续提升。
近年来,新乡市以“节水增粮、科技兴农”为主线,通过“监测筑基、项目驱动、科研赋能、培训聚力、标准先行”五大举措,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规模化应用。全市建成12个自动墒情监测站和37个人工监测点,覆盖超10万农户,灌溉用水效率提升18%。
此外,新乡市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心连心集团,实行“院所+企业”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小麦、玉米、花生等田间水肥一体化技术,为规模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课堂授课+田间实操+案例分享”立体化培训,持续深化“以大户带小户”模式,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据介绍,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已有800余万亩应用面积实现“节水减肥增产”。未来将推进建设示范区、加强技术培训等四大行动,破解当前工程技术脱节、服务保障不足等难题。
在培训班上,企业代表分享了实践经验:心连心集团研发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实现节水30%、节肥20%、增产15%;浙江拓普云农聚焦智慧农业,推动技术向人工智能方向延伸。专家强调,水肥一体化需立足国情,注重水肥协调与设备本地化,避免“单打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