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高温多雨天气,设施蔬菜容易面临病虫害暴发、涝渍灾害、植株徒长或早衰等问题。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为减少设施蔬菜的损失,提出以下综合管理措施:
一、设施环境调控
(一)通风降温
1.打开棚室所有通风口(顶通风+侧通风),必要时使用防虫网覆盖通风口。
2.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覆盖遮阳率30%-50%的遮阳网,或喷涂降温剂(如利凉、威敌等)。
3.条件允许时安装风机-湿帘系统,可降低棚温3-5℃。
(二)排水防涝
1.提前清理棚室周边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防止雨水倒灌。
2.地势低洼的园区可加高棚室地基,或挖设蓄水池应急。
二、田间管理关键措施
(一)水分管理
1.避免中午浇水:选择清晨或傍晚滴灌/微喷,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60%-70%。
2.雨后及时排涝:积水超过2小时需人工抽排,并中耕松土(深度5-10cm)增加透气。
3.安装“简易空调”:在棚室上方安装喷淋设备,棚内温度过高时,打开喷淋设备喷洒清水,可降低棚内温度、增加空气湿度。
(二)植株调整
1.疏除老叶、病叶及过密枝叶,改善通风(如番茄每穗果保留3-4片功能叶)。
2.瓜类、豆类作物及时落蔓、打杈,避免植株郁闭。
(三)预防徒长
1.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如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00g~150g)。
2.徒长严重时可用5%矮壮素500倍液控旺(茄果类慎用)。
三、病虫害绿色防控
(一)重点防治对象
1.病害:霜霉病(黄瓜)、疫病(辣椒)、软腐病(叶菜)、根腐病。
2.虫害:蓟马、烟粉虱、斜纹夜蛾、蜗牛。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残体,覆盖地膜阻断土传病菌。
2.生物防治: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喷施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幼虫。
3.化学防治:
3.1霜霉病:烯酰吗啉+嘧菌酯(交替使用)。
3.2蓟马:联苯菊酯+噻虫嗪(傍晚喷施)。
注意:雨季优先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药剂(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
四、土壤与肥料管理
(一)改良土壤
1.雨季后每亩撒施生石灰50-100kg(pH<6.5时)或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土传病菌。
2.起垄栽培(垄高15-20cm),避免根系积水。
(二)科学追肥
1.采用“少量多次”原则,推荐水肥一体化追施平衡型水溶肥(如20-20-20+TE)。
2.叶面补肥:喷施氨基酸+中微量元素(钙、硼),预防脐腐病、裂果。
五、灾后应急处理
(一)植株恢复
1.涝害后根系受损时,用海藻酸或腐殖酸灌根促发新根。
2.出现萎蔫的植株及时遮阴,剪除部分枝叶减少蒸腾。
(二)补种改种
绝收地块可抢种耐热速生菜(如空心菜、苋菜、油麦菜)或短周期叶菜(生长期30天内)。
需特别注意:连续阴雨后骤晴时,需逐步增加光照强度,避免植株急性萎蔫。